见怪不怪 股票市场的奇葩现象

净利润不够怎么凑

净利润的组成

净利润 = 经常性项目损益 + 非经常性项目损益

经常性项目损益

基本上是与公司日常经营或者投资相关的收益,就相当于咱们的日常工资减去日常的开销。

非经常性项目损益

与业务无关,卖资产收入,一次性政府补贴 VS 个人的体育彩票、人才补贴等

非经常损益难以持续

例子

腾讯

​ 2018年净利润+10%,经常项目利润-12%,非经常性利润增长+69%

部分 ST 股票

​ 连续两年亏损
​ 证监会规定“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暂停上市”
​ 卖房子增厚利润

大冲澡

有的公司经营不好,不能做到连续盈利,可以又想继续在股市中圈钱,就1年让净利润亏损,一年又盈利,这样就避开了两年就要ST的规定。这种做法俗称大冲澡。

买买买一时爽,商誉爆雷泪汪汪

商誉公司并购时形成的无形资产,即企业并购时相对于净资产所付出的溢价

上市公司A想收购非上市公司B,B公司净资产10亿,但有核心竞争力,开价15亿。如果A公司愿意多花5亿元收购B,那这5亿元就是商誉。

每年都要进行商誉减值测试,不值钱的话,商誉资产要发生相应的减值。

天神娱乐: 市值39亿,亏损70亿,其中商誉减值40亿

今年亏损一个亿以上的公司超过260家,直接的影响就是股价的大面积、大幅度下跌。通过不断的重组、编制故事,提升股价,最后暴雷。

扎堆暴雷的原因

  • A股公司一度太喜欢并购了

  • 通过并购来讲故事,推升股价

  • 如果被收购资产表现不及预期,商誉变成潜在地雷

    如果上市公司收购的是一堆烂铜破铁,却给了高价格,未来若干年后被收购资产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值,那么这个商誉就变成了一颗潜在的地雷了。

你没上市你就多担待着

合并报表 : 上市公司掌握控制权的子公司的每个科目的数据都并进报表中
乐视的骚操作
2011-2016年合并报表中,利润归母公司股东,亏损归少数股东
母公司控股的子公司盈利丰厚,参股的子公司发生巨额亏损

也并不复杂,只要让母公司【控股】的子公司盈利丰厚,而只是【参股】的子公司发生巨额亏损,就可以了。也就是让我和我的那个“倒霉表弟”做生意,故意让我赚钱,我表弟亏钱。表弟不属于我们的大家庭,那么我这个大家庭的报表自然还是好看的。而我表弟所属的大家庭由于不是上市公司,报表不好看影响也不大。这些“精明”的公司真心做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存贷双高必有诈

存贷双高:一边账上有很多现金,另一边却有高额的借款

借钱是有利息的,存贷双高相当奇葩。

例子

​ 康得新
​ 2019年1月15亿元债券违约
​ 2018年3季度报显示公司拥有的货币资金高达150亿元
​ 2018年前三季度,康得新利息费用超过5亿元,利息收入不足2亿元

​ 监管部门发现,该公司虚构了一堆业务、采购和销售、凭空制造出了119亿的巨额“利润”

​ 康美
​ 累计虚增货币资金886亿

公司越小越迷人?

A股过去相当长时间里小市值股票更受人青睐

两个原因: 一来在中国上市不容易,二来只有股票涨大家才能赚钱。

  • 中国公司上市不容易,退市也不容易。公司再差,市值几乎都有下限。
  • 当这个公司足够小之后,就有一些不安分的非上市公司看上这家落魄的上市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操作,例如注入资产等,让这家上市公司死灰复燃,此即为“借壳”上市,越小的公司,收购成本越低,被借壳的概率越大,效果越好。一旦被金主看上,从此野鸡变凤凰,毕竟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散户都希望这个公司的股票涨,因此小公司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更受青睐。
  • 这些不安分的公司自己上市太费周折(非上市公司自己IPO上市,要看成立时间,看资产,看利润,公司要规范,等等,软硬条件太多了,还要经过一轮一轮的审核),而把已经上市的落魄公司作为载体是一个比较快速迅捷的方法。

为什么小市值公司没有以前那么受青睐了

  • 这几年上市的难度越来越小,上市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普通小市值上市公司遇到好资产的概率越来越低。
  • 经济一般的时候,小市值公司自身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差。
  • 证监会对借壳上市监管日趋变严。

所以小市值公司就变的没有以前那么受欢迎了。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