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toc]

如何阅读一本书

  • 阅读的目的——增加理解能力

    知识并不是理解所需的先决条件——批判电视、收音机等精心包装过的信息,让我们无需思考就能有结论。

  • 主动阅读的必要性——读者就像棒球的接收者,作者就像发送者,非要说有被动的东西,那只能是球了。接各种球有各种技巧,慢速球、快速球、曲线球等,读书亦如此。

  • 真正的阅读——聚焦于这本书,玩味字句,从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

  • 为了资讯而读 v.s. 为了增加理解力而读——后者的层次肯定在我们之上,是必选项。

  • 阅读的艺术——观察、记忆、想象、分析、省思。

  • 本书的目的——如果为了继续学习,就要懂得如何让书本来指导我们。

Import:做有自我要求的读者

增进理解力 v.s. 娱乐或满足好奇心。

四个提问

主动的阅读基础(也是阅读的基本规则):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任何一种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核心就在你要努力提出问题(然后尽你可能地找出答案)。养成习惯去提这些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
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
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两个问题,否则你没法
回答这个问题。在你判断这本书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须先了解整本书在说些什么才行。然而,等你了
解了一本书,如果你又读得很认真的话,你会觉得有责任为这本书做个自己的判断。光是知道作者的想
法是不够的。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
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这本书不只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
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让一本书属于你自己

让一本书属于你的方法就是去写下来。因为:1)写让你保持清醒。2)阅读如果是主动的,那它就是一种思考。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讲or写)。3)写有助于记住作者的思想。

写的行动就代表着你在和作者交流。

记笔记的方法:

1)画底线——重点。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再强调。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强调书中某个重要的段落。

4)在空白处编号——作者就某个论点作一连串的论述时,作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其他页码有相关、相似或相反的论点,作比较、参照。

6)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强调。

7)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记下一些问题或答案,或者简化复杂的论点,或者全书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书中最后一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书前的空白页最好是用来记载你的思想,试着写出书的大纲,测试自己是否了解全书。

三种记笔记的方法

  • 检视阅读的提问:

    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

    第二,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

    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记下回答,最好记在目录页或是书名页,笔记重点是全书的架构,因此称为结构笔记。 而概念笔记涉及到书本具体的立论是否精确、有道理,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要用到。更高层次的是辨证笔记,用来记录对同一讨论场景的不同作者的看法。

习惯,从单一到整体

照着规则练习,培养出习惯来,让这件事得心应手,就像吃饭一样自然,如同天生一般。

要像滑雪一样,最终忘掉哪些分开的步骤,丝滑地表现出整体的动作,但是一开始必须学会每个单一的动作,最后才能完成整体的动作。达到一定程度,分开的动作自然会连结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动作。

阅读是比滑雪更复杂的活动,但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跟着来吧。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

阅读的四个层次

No.1 基础阅读

知道句子在说什么。

中学毕业后,默认你就有基础阅读的能力了。

No.2 检视阅读

一定时间内给出主旨。

对于刚起步的阅读者来说,最好将下面两件事区分开。

有系统地略读

在你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花时间仔细阅读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同时你也能获取不少关于这本书的信息。最好1小时以内搞定。

建议的操作步骤

  • 看书名页 + 序,进行主题分类

  • 看目录,掌握该书的基本架构

  • 看索引,评估书本的议题范围

  • 看出版者的介绍。一本新书的书衣会尽力将书中的主旨正确地摘要出来,所以值得一读。

    (上面四步已经让你决定是否仔细阅读这本书。)

  • 挑几个与主题相关的篇章来看,如果这些篇章有摘要,仔细阅读。

  • 最后,东翻翻西翻翻,注意那些体现作者主要论点的信号,留心主题脉络,最后两三页一定要看。

你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侦探一样,保持足够的敏锐,去寻找书本的主题思想的线索。按照上面的步骤,开始做到主动阅读,节省时间,并且掌握更多重点。

粗浅的阅读(快速通读)

第一次阅读一本难读的书时,不要企图了解每一个字句,不要在困难的地方卡住,去查字典,去参考资料……无论多难的书,拿到以后,略过那些不懂的部分,集中精神在你看得懂的部分,像这样读完全书,最后哪怕你吸收了50%的内容甚至更少,也大有裨益——因为你吸收的内容会在你重读的时候对之前那些困难的地方有更多的理解,即使不重读,你也比不读这本书收获更高。

作者举例,莎士比亚的戏剧如果一个生子一个绳子地查,就失去乐趣;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如果读的时候坚持要了解每一页的意义,就会错过作者说得很清楚的一些大原则

几个技巧

  • 阅读的速度

    商业界的速度课程,仍然停留在基础阅读的层次。事实上不只要读得快,还要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以什么速度来读,太快而不理解,太慢而不值得,都不可取。比如检视阅读就是一种训练有素的快速阅读,因为你只读书中的一小部分;比如分析阅读肯定比检视阅读要慢;比如一本书肯定在无关紧要的地方要读快。

  • 逗留与倒退

    现象:半出声(在心里默读);在阅读一行字的时候因为只能看到两三个字的组合,会在五六个地方发生“逗留”;每看过两三行之后,眼睛就自然地“倒退”(regress)到原点。

    解决办法:大脑的处理速度其实是很快的,用指读法——手指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比眼睛的感觉快一点,强迫眼睛跟随手指的移动。适应后,提高速度,继续。

  • 理解的问题

    你训练了指读法,可以让你主动地阅读,或者说专心阅读,但是速度课程却没有提供增进你的理解的技巧。分析阅读,是理解一本书的基础。

No.3 分析阅读

无限的时间里彻底系统掌握一本书,聚焦于理解。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规则,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规则,适用于所有的书籍,尤其适合用来阅读论说性的书。

书的分类

书的名字,已经在向你传递信号了,让你知道风朝哪里吹。除此之外,前言、序,也是作者积极地向你传达书名的意义。

从书名或前言无法得出分类时,就要看摘要、开头结尾、书的主要内容了。

对书的分类要有怀疑心,有时候书的一部分属于这一类,另一部分却是别类;有时候作者都分不清理论和使用的区别……

小说类 v.s. 论述类

总体来说,一种是虚构的小说类,另一种是传达知识,说明性的论说类。在论说性的书籍中,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将历史从哲学中分类出来,也可以将这二者从科学与数学中区分出来。

论说性(expository)的书:主要的内容是由一些观点、理论、假设、推断所组成,并且作者多少表示了这些主张是有根据的,有道理的。

一个基本的分类原则(适用于论述性作品):

  • 实用性 v.s. 理论性作品

    理论性的作品教你这是什么,实用性的作品教你如何去做你想做的事。

    任何分析讨论的书都是理论的书。

    理论型的作品常常说“是”,没有“应该”或“应当”之类的字眼,不会因为换了个样子事实会变好。

    实用类的书经常出现“应该”和“应当”、“好”和“坏”、“结果”和“意义”之类的字眼。

    标题有“……的技巧”“如何……”的书是实用性的书。

    领域内的手册、“教导性”的深奥论述(如经济、政治、伦理,这是实用类里面非常特别的一类叫“规范性”(normative)的书)都是实用的书。

    经济行为的研究报告等是理论性的,但是教导我们如何认知经济社会,教导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则是实用类的书。任何一种演说都是实用性的书。

    质疑某件事的有效性是理论,而质疑任何事的目的,却是实用。

理论性作品的分类

  • 历史

    历史就是在处理一些发生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真实事件。历史就是纪事(Chronotopic)。在希腊文中,chronos 的意思是时间,topos 的意思是地点。

  • 科学

    面对发生在任何时间、地点的事。科学家寻求的是定律或通则。他要知道在所有的情况或大多的情况中,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而不像历史学家要知道某个特定事件为什么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 哲学

    追求的是一般的真理,但哲学家所提出的问题跟科学家又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相同(科学家会从他特殊经验的结果作举证,哲学家却会以人类的共通性作例证)。

    科学家以来精确的观察研究,哲学家是摇椅上的思考者。

    科学 v.s. 哲学如果一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是科学的书。否则就是一本哲学的书。

透视一本书

分析阅读第二个规则,使用单一的句子或一小段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说出整本书在干什么。

对于”整体内容“这件事来说,不能只有模糊的认知,必须要能用几句话来告诉自己或别人,整本书在说什么。如果要说的话太多,那说明你只是看到了多样的内容,而不是整体。

有时候不必光靠自己来发掘故事情节,作者给的书名可能会告诉你整本书在讲什么。前言也是,尤其是论说性的书记,开宗明义会将要点写在第一段文字中,但不能全信,找出一个架构是一个读者的责任

分析阅读第三个原则,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架构非常重要,好书可读性最高也在于此。如果没用很好地组织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整体,只是一个集合体而已。

一个运用第二第三规则的公式:先说出这本书的内容是如此这般,然后,在将内容大纲排列如下:

(1)作者将全书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三部分谈的是别的事,第四部分则是另外的观点,第五部分又是另一些事。(2)第一个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 X,第
二段落为 Y,第三段落为 Z。(3)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阶段,作者有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 A,第二个重点是 B,第三个重点是 C,第四个重点是 D 等等。

一个优秀的读者会习惯性地这么做,要大概按照这个规则来练习。不是说每本书都要按照这个理想的标准来进行操作,你需要了解如何跟着规则走。


总结.笔记.实践

Pro

why:读书让理解力增强,防止心智衰老,让人生有趣有料。

how:具体怎么做,本文就是指南。

翻开书之前一定要记得,主动阅读是最重要的,首先表现为带着问题去阅读,养成提问的习惯,这是主动阅读的基础,非常重要。

重新开始或许有点难堪,刚开始要但是把每个步骤熟练后,阅读就会像滑雪一样优雅顺畅,

四个层次

本书把阅读分成了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基础阅读

中学毕业后,默认我们就有了第一层阅读能力——基础阅读。

第二层次是检视阅读

简单来说是阅读理解。检视阅读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有系统地略读,严格按照前文所述的操作步骤,主动阅读。第二个层次是粗浅的阅读,即把精力集中于你看得懂的地方,第一遍先把全书读完,我觉得背后的思想是——上下文的思想以及框架主题的思想,那些困难的地方,在你通读完后再次阅读,理解力会提高,不必弄懂每一页的含义,不要错过重要的那些论点。

具体的操作步骤:

  • 看书名、副标题、目录,再看看序、索引、前言,以及出版者的介绍/作者简介。

  • 挑几个与主题相关的篇章来看,如果这些篇章有摘要,仔细阅读。

  • 东翻翻西翻翻

要回答三个问题

  • 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

  • 第二,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

  • 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把这些答案作为结构笔记记下来。

实践:这是一本教人怎么阅读的指导类书籍。整本书把阅读分成四个层次,分别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其次还谈到不同读物的阅读方法、读书与心智成长的关系。

第三层是是分析阅读

第一个规则,要对一本书进行分类。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小说类及论述类。对于论述类,我们还得进行细分为实用类、理论类。

除了通过书名、前言、序等来获取分类信息,还应通过检视阅读获取“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来分类。

分类可以先分为小说类和论述类,对于论述类,又可以分为实用性和理论性,理论性作品又可以分为历史、科学、哲学。

第二个规则,使用单一的句子或一小段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实践:

分类——论述类,实用类。

整体在谈什么:第二层已经有了。

第四层次是主题阅读: